6月28日,苏州大学特聘教授方世南老师主持的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原创性贡献与实践要求研究》(项目批准号:24&ZD001)开题论证会在苏州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罗文东研究员、复旦大学陈学明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王小锡教授、王永贵教授、同济大学余敏江教授、苏州工学院朱卫卿教授等专家出席指导。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许佃兵,皇冠博彩 人文社科处处长陈一、副处长吴新星、皇冠博彩 院长孙建华、综合办公室主任刘慧婷、教学科研办公室主任李文娟,苏州工学院院长姜建明、副院长王任、人文社科处处长马军伟等参加了本次论证会。论证会由孙建华院长主持。
会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许佃兵指出,项目需紧扣国家战略,从问题导向、学术创新、育人功能三方面发力,推动理论研究与社会调研、成果转化与现实问题的深度对接。苏州工学院院长姜建明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指导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思想指导和实践遵循。作为该重大项目的子课题承担单位,苏州工学院将全力做好配合工作,整合校内学术资源,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等领域深耕细作,力争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首席专家方世南教授全面汇报了项目的研究对象和框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方法、研究中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当前的阶段性成果。他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要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强大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指明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内涵丰富、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科学体系。子课题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张云飞教授、苏州大学宋德孝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王海稳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曹峰旗教授、苏州工学院陆波副教授分别阐述了各子课题的研究路径与预期成果。
专家组在听取课题组汇报后,一致认为该项目的设计和汇报逻辑严密、视野开阔,论证深入详尽、全面合理。为高质量推进此重大项目的研究,专家组建议课题组进一步结合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变化,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强化体系化建构与学理化阐释,聚焦原创性概念、范畴及理论框架,提炼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突破性贡献;突出问题导向,结合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时代命题,深化典型案例研究,加强中西方文化战略对比;兼顾理论高度与应用价值,以文化强国目标导向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标志性成果,同步推进成果产出与人才培养,推动理论观点体系化整合与现实指导性落地。
孙建华院长在论证会总结中强调,课题组要深刻领会专家们的建议,以科学性与创新性为导向推进研究,并提出四点期望:一要立足把文化自信作为“最深层、最根本自信”的战略高度,强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性阐释;二要紧扣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根基,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文明观的概念体系,为论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筑牢学理基础;三要聚焦“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逻辑,特别是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演进过程中,精准提炼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继承、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的原创性贡献;四要以大历史观统摄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脉络,探索从近代中国“体用之争”到当代“两个结合”对文明观的历史性重构,阐释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逻辑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刻内涵。
首席专家方世南教授对各级领导、各位专家给予的大力支持致以衷心感谢,并表示课题组将充分吸纳专家们的建议,紧紧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原创性贡献与实践要求的研究内容,力争形成高质量和系统化研究成果,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学理支撑。
会议最后,皇冠博彩 人文社科处处长陈一、苏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处处长马军伟在答谢中表示,感谢专家团队提出的宝贵建议,将按“有节奏推进、有力度催促、有目的研讨”的要求,配合方世南教授团队产出标志性成果。同时恳请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与各位专家持续支持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及青年教师发展工作。
图文|张玥
校对|方世南 李文娟
审核|孙建华